近日,公安部、国家卫生健康委、国家药监局联合发布公告,将尼秦类物质、三氟乙咪酯等12种物质列入《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》,自2025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,这意味着这些物质已被明确列为毒品,任何非法生产、销售、运输和使用行为都将受到法律严惩。
就在7月初,南天所中心实验室在办理一起案件时,从查获的“电子烟弹”中检测出三氟乙咪酯成分。这种物质外观与普通电子烟烟弹无异,但实则是披着“时尚外衣”的新型毒品,吸食后会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,导致精神恍惚、幻觉、成瘾,甚至危及生命。
什么是三氟乙咪酯?
三氟乙咪酯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,具有强烈的致幻和成瘾性,常被不法分子添加到电子烟油中,伪装成“上头电子烟”贩卖,误导消费者尤其是青少年群体。
危害有多大?
身体伤害:吸食后可能出现呼吸困难、心率失常、肝肾功能损伤。
精神依赖:长期使用会导致焦虑、抑郁,甚至精神分裂。
法律风险:贩卖或携带含列管物质的“电子烟”可能构成贩卖毒品罪!
国家重拳出击:
本次增补目录将12种物质及尼秦类整类物质纳入管制,体现了国家对新型毒品“零容忍”的态度。公安机关将持续加大打击力度,严查此类违法犯罪行为。
如何防范?
不尝试、不好奇:远离标榜“爽快”“上头”的电子烟产品。
正规渠道购买:选择有资质的商家,避免购买成分不明的电子烟。
积极举报:发现可疑产品,请立即拨打110或向禁毒部门举报。
毒品伪装千变万化,但危害从未减少!请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高警惕,切莫因一时好奇坠入深渊。健康人生,绿色无毒,从拒绝每一口“诱惑”开始!
转发提醒身边人!